亞洲女生愛敷面膜當作日常保養眾所皆知,就連知名女星范冰冰也曾經承認自己有多愛敷面膜,甚至還大方分享自己的「敷臉步驟」,不過,每天這樣日敷夜敷究竟是真有效?還是只是敷心酸?針對敷面膜,你了解多少?又有哪些迷思你知道嗎?一起來看皮膚科醫師分析吧~
面膜百百種,該怎麼挑才好?這幾個指標可參考 其實如何挑面膜,大家熟知的不外乎幾個準則,例如:不刺激肌膚、或是敷完後有沒有感,不過,其實都存在著不少「眉角」,光是最基本的不刺激,就可能跟面膜布的材質及纖維長短有關;而敷了有沒有感也不能只看敷完的當下,因為面膜封閉式地替肌膚注入水分,帶來水潤或滑嫩是應該的,但是否真能維持或改善膚況,需視精華液中是否為具備足量的有效成分,以及纖維密度能否貼合毛孔加速傳導,不能只敷一次就下定論。
那消費者到底應該參考哪些指標來選擇呢?皮膚科醫師指出,「貼膚測試」、「第三方有效性測試」、「歐盟PIF標準」這三項指標,請各位愛用面膜的廣大女性,永久的刻在心中吧!
新款面膜入手後,皮膚科醫師建議規律使用三至四週,仔細觀察肌膚狀況的變化,以中長期的效果來看,更能確認該面膜改善膚況效果的好與壞。在價錢方面,除了面膜布、精華液、鋁袋…等看得見的成本以外,還會有其他衍生的費用或許是消費者比較不了解的,例如尋求第三方公正單位檢測以及功效性測試等,都會使成本增加,市面上面膜價格有高有低,一味追求低價的面膜可真的會讓妳「敷心酸」。
另外,也有幾點迷思要注意,許多人認為剛洗完臉是臉部最乾淨的時候,應該要立刻敷臉,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,精華很可能會因此無法完全滲入肌膚,洗完臉後可以做一些基礎保養,像是去角質後,上化妝水後再敷,讓肌膚在濕潤的狀態下,面膜精華也能真正被吸收,發揮出最大的功效。
後續保養很重要 由於敷完面膜後,精華吸收得差不多,剩餘臉上的精華其實可沖洗掉,再接續做保養流程,擦上乳液或乳霜,將精華全都鎖在肌膚裡,也可以搭配按摩手法,幫助保養品吸收,另外如果想讓毛孔收縮,也可以用乾淨的毛巾浸泡冷水敷臉大約5分鐘,達到收斂的效果。
敷面膜時間不超過20分鐘 面膜並不是敷越久越好,太久反而會變乾,造成反效果,開始發紅過敏,敷面膜主要是要讓肌膚油水平衡,如果過頭反倒會缺少油脂,最剛好的時間就是控制在20分鐘內,另外,千萬別以濕敷代替面膜,化妝水和精華是不同的,所以如果要濕敷的話,時間最好別超過5分鐘。
最後別忘了鎖水 最後,面膜不是敷完洗掉就沒事,想要維持肌膚水潤的感覺,最後一定要塗上乳液或乳霜等含有一點油脂類的保養品,才能把水分牢牢鎖住!
|